隨著2025年的到來,財政部正式公告了最新的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、扣除額及課稅級距調整方案。這些調整是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變動而定,影響範圍涵蓋繼承與贈與案件。對於正在規劃財富傳承或有意進行贈與的民眾來說,了解這些稅制的變動尤為重要。今天將為您解析各項調整內容,幫助您掌握最新稅務資訊,做好資產傳承與贈與規劃。
一. 遺產稅免稅額及扣除額維持不變
根據財政部公告,2025年遺產稅免稅額與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維持不變,未因物價上漲而調整,相關數據如下:
- 免稅額:1,333萬元
- 不計入遺產總額之金額:
- 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之器具及用具:100萬元
- 被繼承人職業上之工具:56萬元
- 扣除額:
- 配偶扣除額:553萬元
-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:56萬元
- 父母扣除額:138萬元
-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:693萬元
- 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、祖父母扣除額:56萬元
- 喪葬費扣除額:138萬元
二. 遺產稅課稅級距「拉寬」
2025年遺產稅的課稅級距較上一年度有所變動,主要是因為CPI上漲12.42%達到調整標準,使得各級距金額提升,使高資產族群的稅負壓力相對減輕。調整後的遺產稅課稅級距如下:
- 10%:5,621萬元以下
- 15%:超過5,621萬元~1億1,242萬元
- 20%:超過1億1,242萬元

這意味著,財富傳承時,較高金額的遺產可以適用較低的稅率級距,減少稅負支出,建議有資產傳承計畫的家庭及早諮詢專業會計師,做好遺產稅規劃。
三. 贈與稅免稅額維持不變,課稅級距調整
在贈與稅方面,2025年贈與稅免稅額維持不變,仍為244萬元。然而,與遺產稅類似,贈與稅的課稅級距有所調整,金額拉寬如下:
- 10%:2,811萬元以下
- 15%:超過2,811萬元~5,621萬元
- 20%:超過5,621萬元

此項調整意味著,高額贈與的稅負門檻提高,對於財富傳承採用逐步贈與策略的家庭來說是一大利多。若有計畫進行大額財產贈與,應掌握此政策變動,妥善規劃,以降低未來可能的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負擔。
四. 為何2025年免稅額未調整?
許多人可能會好奇,為何遺產稅與贈與稅的免稅額未隨CPI調整?根據財政部說明,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的上次調整時間為2022年,而2025年的CPI變動未達10%的調整門檻,因此本次免稅額維持不變。
然而,課稅級距的上次調整時間為2017年,由於物價累計上漲超過10%,因此符合調整標準,這也是今年稅制改革的重點。
五. 如何善用2025年的新規定進行財務規劃?
對於高資產族群而言,這次的稅制變動提供了良好的資產規劃機會:
- 預先規劃財富傳承:透過逐年贈與或提前信託方式,降低未來遺產稅負擔。
- 充分利用扣除額:如配偶扣除額、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,確保合法減少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負擔。
- 關注未來免稅額變動:雖然本次免稅額未調整,但未來若物價持續上升,仍有可能調整,建議密切關注財政部公告。
六. 遺產稅與贈與稅的支付方式
在繳納遺產稅與贈與稅時,納稅人可選擇以下方式支付:
- 銀行繳納:可至指定金融機構繳納稅款,確保交易安全。
- 線上轉帳:透過財政部提供的網路繳稅平台進行轉帳付款。
- 信用卡分期:部分銀行提供信用卡繳納遺產稅或贈與稅的分期付款方案,以減輕一次性付款壓力。
- 票據支付:可使用支票或本票進行稅款繳納,需符合國稅局規定。
- 不動產抵稅:若遺產中有不動產,經核准可用不動產抵繳部分稅款。
納稅人應提前確認支付方式與期限,以免逾期產生額外罰款。
七. 遺產稅與贈與稅常見問題QA
Q1:如果繼承的財產主要是不動產,該如何計算遺產稅?
A1:遺產稅的計算會根據不動產的公告現值與市價估算,可透過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協助計算應納稅額。
Q2:是否可以透過贈與方式減少未來的遺產稅負擔?
A2:可以,透過逐年贈與的方式可降低日後的遺產稅負擔,但應注意贈與稅免稅額及課稅級距,以確保稅務成本最低。
Q3:遺產稅的申報期限是多久?
A3:一般來說,繼承人須在被繼承人過世後六個月內完成申報,特殊情況下可申請展延。
Q4:有沒有合法的節稅方式?
A4:合法節稅方式包括利用扣除額、設定家族信託、逐年贈與、合理規劃資產結構等。
Q5:未成年人繼承遺產時,是否需要繳稅?
A5:是的,未成年人同樣適用遺產稅規定,但監護人可代為申報並利用扣除額降低稅負。
2025年的遺產稅與贈與稅新規定,最主要的變動在於課稅級距的調整,使高額資產傳承的稅負壓力減輕。雖然免稅額與扣除額未變動,但仍然可以透過精確的稅務規劃來降低財務負擔。
建議有遺產傳承或大額贈與計畫的家庭及早諮詢專業會計師,掌握新法規變動,制定最佳財務規劃方案,以確保資產傳承順利並降低不必要的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負擔。
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持續追蹤旭昇的FB、IG ,如果您有稅務方面的其他疑問,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,歡迎隨時加入官方 Line@ 或聯絡我們!
延伸閱讀:會計師詳解:房地合一稅2.0新制可扣除費用及成本!
延伸閱讀:房地合一稅2.0新制常見問題懶人包
延伸閱讀:財政部2025年推出10項便民措施,讓民眾繳稅更省錢更方便